序号 | 项目主持人 | 项目名称 | 项目编号 |
1 | 包通法 | 英语专业“一带一路”外交背景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| 17jsyw-30 |
2 | 刘 荔 | 读后续写任务下学习者书面语水平发展动态过程研究 | 17jsyw-09 |
3 | 吴旻昊 | 社会符号学视阈下《诗经》翻译研究 | 2018SJA1955 |
4 | 喻旭东 | 儿童绘本突出符号与翻译研究 | 2018SJA1953 |
5 | 何 然 | 基于语境顺应视角的国际商务谈判语料研究 | 17WUSS004 |
6 | 何 然 | 基于人工智能(AI)的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构建研究 | 2018SJA1952 |
7 | 丁 静 | 基于移动学习的民办高校商务英语词汇的合作学习研究 | 16WUSS010 |
8 | 丁 静 | TEM4对独立院校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| 2018SJA1951 |
9 | 蔡佳立 | 基于Moodle的专四备考微课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| 16WUSS009 |
10 | 蔡佳立 | 符际翻译视角下的动画电影歌曲翻译 | 2017SJB1981 |
11 | 吴 洁 | 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| 16WUSS012 |
12 | 万 燕 | 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认知在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写作中的实效研究 | 2018SJA1956 |
13 | 付欣怡 | 新媒体下大学生文学审美观建立的研究 | 16WUSS011 |
14 | 付欣怡 | 西游的流变与时代审美的嬗变研究 | 2017SJB1982 |
15 | 阮 菲 | 当代华人文学中的“江南形象”研究 | 15WUSS001 |
16 | 阮 菲 | 开放性经济视角下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 | KX-18-D37 |
17 | 殷梦娇 | 科学思维传播视角下面向青年受众的新媒体科普路径研究 | KX-18-D38 |
18 | 李 琦 |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| 2017SJBFDY719 |
19 | 章 蕾 | 服务育人理念在民办本科高校的融入和深化 | 2018SJSZ658 |
20 | 许珏芳 | 日本建筑元素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| 17WUSS006 |
21 | 董宏宇 | TED演讲视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研究 | 2018SJA1958 |
22 | 黄 旭 | 基于小组互动模式的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| 18SWB-07 |
23 | 黄 旭 | 基于对分课堂的大学英语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| 2017SJB1980 |
24 | 王 晋 | 从英语专业教与学的负动机到动机重建研究 | 2019SJA0801 |
25 | 蔡佳立 | 多模态应用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| 2019SJA0802 |
26 | 俞昊波 | 新时代民办本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探究 | 2019SJB266 |
27 | 何 荷 | 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江南言说研究 | 19SWC-051 |
28 | 黄唯唯 |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形象的构建和传播研究 ——基于刘慈欣科幻小说英译研究 | 2019SJA0803 |
29 | 蒋珏璟 | 基于需求分析的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类专业ESP课程设计 与教学模式研究 | 18WUSS004 |
30 | 马海滢 | 无锡博物馆游客友好型文本的设计与英译原则研究 | KX-19-C56 |
31 | 阮 菲 | 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研究 | 2019SJA0804 |
32 | 阮 菲 | 大数据视角下的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| 19YB15 |
33 | 阮 菲 | 基于网络文本的无锡智慧旅游发展研究 | KX-19-C57 |
34 | 孙亚玲 | 国际新环境下中国形象建构与域外传播策略研究 —以中国文学作品英译为切入点 | 2018SJA1954 |
35 | 吴旻昊 | 社会符号学视阈下《浮生六记》翻译研究 | 19SWC-037 |
36 | 许珏芳 | 中国泥人博物馆对无锡文旅融合发展的价值研究 | WXSK19-C-30 |
37 | 赵松芝 | 动物批评视域下的爱丽丝·沃克 | 2017SJB1983 |
38 | 赵玲芳 | 中国古典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发展之影响研究 | 18WUSS00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