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科研

外国语学院院长包通法在“全国第八届应用翻译研讨会”上做大会主旨发言

时间:2019-04-22

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不断推进,我国企业国际化和文化、学术“走出去”成为时代的主旋律,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已成当务之急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翻译协会与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于2019年4月20日至21日在天津南开大学成功举办“第八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”。会议由《上海翻译》编辑部策划,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,《中国翻译》编辑部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。无锡太湖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包通法应邀出席做大会主旨发言。

  此次会议主题为:走出去铺路搭桥应用翻译研究与语言服务会议有以下议题;1、应用翻译理论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;2、翻译与知识创造视角下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;3、语言服务的新内容、新形式和新趋势;4、人工智能驱动的大数据与翻译;5、翻译伦理、翻译规范与社会融合;6、面向译者训练的翻译教学平台建设;7、国家语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。

 会议期间,包院长主要围绕了“中国翻译诗学知性构式与体系”、“用自己的话,说自己的事”为主旨进行了发言。他提出了三个观点:1,在翻译道性论上,对事关翻译本身“是”进行中国哲学属性的追问,构建翻译的“道”论,为翻译建构安身立命的家园;2,在思维方式上以“象思维”为认识基石、以“道象互为”为一般认识范式,追求以文本此在象致达翻译知论;3,在言语实践层面上,则以文本话语为认识本体,强调以形喻神,其构式既是科学化的信,又是艺术化的易、异、艺、一的言语践行,从而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智慧样式和话语形态的翻译诗学知性体系。

现如今,在“一带一路”、“走出去”的时代背景下,以翻译和本地化为主体的语言服务呈现多元化、全球化的发展态势,翻译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,垂直领域的专业翻译“附加值”迅速提升,这不仅对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,还促使应用翻译的体系性研究向“深水区”迈进。现在,我国企业国际化和文化、学术“走出去”成为时代的主旋律,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已成为了当务之急。而通过此次研讨会,反响热烈,成功地中国“走出去”铺路搭桥,更好的对应用翻译与语言服务进行研究。各大学校也将对我国语言基础设施建设做出积极响应,为中国“一带一路”、“走出去”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
 

外国语学院 贺如阳